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經典山陽 > 歷史名人 > 正文

經典山陽

《厚重懷川·穿越城市》系列之探秘古溫(十一)
戎馬一生的開拓者

——話說一代梟雄司馬懿(下)
更新時間:2016-1-12 9:14:21    來源:焦作晚報

  ■ 核心提示

  身處戰亂歲月,卻有鴻鵠之志,這注定了司馬懿戎馬一生的命運。就在去世的4個月前,年逾七旬的司馬懿還親率大軍將叛逆曹魏政權的王凌一黨殺得落花流水。

  司馬懿的一生是頗有爭議的,他在《三國志》《資治通鑒》《晉書》等史書中的形象可謂是瞬息萬變,一會兒是挽救朝政于水火的中堅力量,一會兒是屠城萬里的殺人狂魔,一會兒是謀無再計的帳中英豪,一會兒又是詭計多端的白臉奸臣。

   無論史書如何評說,最終,司馬懿憑借杰出的軍事才能,和他的家族成了三國歷史的贏家。

  溫縣招賢鄉安樂寨村的文化廣場上,當地政府和群眾曾塑造過兩尊司馬懿像。一尊塑造于上世紀90年代,司馬懿頭戴冠巾,手持佩劍,美髯飄飄,雙目炯炯,一副歷經戎馬生涯的開國之君風貌;另一尊塑造于幾年前,這尊司馬懿沒有了軍人的干練,有的只是大肚能容、慈眉善笑、器宇軒昂的宰相之風。

   隨同記者采訪的溫縣知名文化人張繼峰解釋,前尊塑像凸顯了司馬懿的軍事家形象,后尊塑像則凸顯了他的政治家形象,兩尊塑像各有千秋。

   在上期的《厚重懷川·穿越城市》系列中,我們勾勒了司馬懿的政治家形象。這一期,我們就來聊一聊司馬懿的軍事家形象。

  借吳刀殺關羽

  司馬懿其實是個外交高手

  公元219年,剛滿40歲的司馬懿在曹操身邊任軍司馬(直屬于大將軍的軍事參謀)一職。這一年,他間接與劉備的心腹、曹操與孫權眼中的大英雄——關羽較量了一番。

  公元219年,劉備與諸葛亮、張飛等人回撤漢中(今陜西省西南部),僅留關羽鎮守荊州(今湖北省中南部)?吹綉饳C后,曹操命令曹仁與龐德進攻荊州,關羽反守為攻,大破曹仁于沔水(今指漢水)。于是,曹仁派遣龐德屯兵于樊城(今湖北省西北部,位于漢水中游)以北十里,并修書與曹操請求援軍,曹操隨派遣于禁率軍救援。

  關羽與于禁相持。當年8月,天降大雨十幾日,漢水暴漲,關羽掘開江堤,引來大水淹沒于禁大軍,于禁率領一些殘將登高望水,無所回避。隨后,關羽又乘船擒住龐德。此時,關羽的聲勢威震華夏。

  樊城失守,許昌、洛陽等重城便難以保全。震驚之下,曹操想將都城遷往黃河北岸,以避關羽鋒芒。司馬懿出面阻止并獻策:“禁等為水所沒,非戰守之所失,于國家大局未所損,而便遷都,既示敵以弱,又淮沔之人大不安矣。孫權、劉備外親內疏,羽之得意,權所不愿也?捎鳈嗨,令掎其后,則樊圍自解!辈懿俨杉{了司馬懿的建議,暗地里與孫權拉線搭橋,達成了聯合進攻蜀軍的密謀。

  公元219年末,關羽在魏、吳兩軍的夾攻下,眾叛親離,僅率數十騎出逃,一路突圍至臨沮(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縣一帶),遇潘璋(三國時期吳國將領)部將馬忠的埋伏,和長子關平一同被害。

  這一仗的勝利,不僅令曹操解除了樊城之圍,而且也使諸葛亮原定的一路向宛洛、一路出秦川的兩面鉗擊中原的計劃無法實現。

   一封家書擒孟達

  權謀比諸葛亮略勝一籌

  公元226年5月,年僅40歲的曹丕駕崩。曹丕臨終時,令司馬懿與中軍大將軍曹真、鎮軍大將軍陳群、征東大將軍曹休為輔政大臣。

  曹丕去世3個月后,孫權派左將軍諸葛瑾兵分兩路進攻襄陽(今湖北省襄樊一帶),并親率大軍進攻江夏(今湖北省西南一帶)。此時,位居高遠的諸葛亮也蠢蠢欲動,他寫信給先前部將后又投奔曹魏政權的大將孟達,促使其快速反叛?傊,孫、劉兩家要趁曹魏根基不穩之際,攪得曹魏政權翻天覆地。

  在政治、軍事上早已成熟的司馬懿率兵擊退了諸葛瑾,并斬殺吳將張霸。轉而,他又與諸葛亮上演了一場悄無聲息的“鴻雁之爭”。

  據《晉書·宣帝紀》載,當初蜀將孟達降魏時,魏朝待其甚厚。司馬懿認為孟達言行傾巧,不可信任,但皇帝不聽,任命孟達領新城太守(三國時期官名,治所在湖北省荊州一帶)。魏文帝死后,孟達失寵,諸葛亮暗中與之通信,圖謀叛魏。諸葛亮又恐孟達言行反復無常,想促其速叛,便指使與孟達有矛盾的魏興太守申儀詐降。孟達聞此事泄露,準備馬上起兵。

  申儀將此事密告司馬懿后,司馬懿怕孟達突然發難,便給其去信慰解。信中說:“將軍昔棄劉備,托身國家,國家委將軍以疆場之任,任將軍以圖蜀之事,可謂心貫白日。蜀人愚智,莫不切齒于將軍。諸葛亮欲相破,惟苦無路耳。模之所言,非小事也,亮豈輕之而令宣露,此殆易知耳!

  孟達得信后猶豫不決,司馬懿則暗中親率大軍日夜兼程前去討伐,8天后抵達孟達治處。吳、蜀派出援兵解救孟達,被司馬懿部攔阻于城外。此前,諸葛亮曾告誡孟達加強防范,不要上當,孟達寫信給諸葛亮,認為:“宛去洛八百里,去吾一千二百里,聞吾舉事,當表上天子,比相反覆,一月間也,則吾城已固,諸軍足辦。則吾所在深險,司馬公必不自來;諸將來,吾無患矣!

  等到兵臨城下,孟達又寫信給諸葛亮,驚嘆:“吾舉事,八日而兵至城下,何其神速也!”孟達處三面環水,司馬懿揮師渡水,毀其木柵,直逼城下。公元228年初,司馬懿兵分八路攻城,魏軍入城,擒斬孟達,傳首京師,俘獲萬余人。

  祁山困死諸葛亮

  棋逢對手時處變不驚

  諸葛亮一生殫精竭慮,史傳他“六出祁山”,實則“五出祁山”或“五次北伐”,每一役多敗興而歸。諸葛亮第五次走出祁山時,被司馬懿困死其間,一生抱負終難達成。

  公元233年,諸葛亮時年53歲,司馬懿時年55歲。北望中原的諸葛亮率軍開始了他人生中的最后一次北伐,并再次選定以祁山為攻擊方向,對手依然是司馬懿。第四次北伐時,諸葛亮小勝司馬懿。

  第五次北伐,諸葛亮用木牛流馬把大量糧食運至靠近魏國邊境的斜谷口(今陜西省漢中市西北),在那里囤積軍需。他命人修復了斜谷棧道,準備利用這條看似便捷、實則極為險峻的北上通道。

  公元234年春2月,諸葛亮集結十萬人馬,開始伐魏。為了東西呼應,形成鉗擊曹魏之勢,諸葛亮決定這一次與東吳同時行動。孫權得到諸葛亮的通報后,也積極行動起來,部署了三路出兵的計劃。

  魏主曹睿得悉蜀、吳聯手攻魏的動向后,詔令司馬懿全力對付西面的蜀軍,自己親臨南境指揮魏軍各部,以抵御東吳之兵。

  公元234年春4月,諸葛亮所帶領的十萬蜀軍耗時2個月,終于艱難地走出了斜谷棧道,隨即在五丈原(今陜西省眉縣西)扎下大營。

  此時,司馬懿暗自定下要以“深溝壁壘、據守不戰”之計,與諸葛亮周旋。這種以不變應萬變的策略,形似笨拙,實為取巧。諸葛亮不愿意“坐享清閑”,派出兵士到魏軍的大營前,讓他們大肆擂鼓吶喊,辱罵叫陣,只為引蛇出洞。然而,司馬懿依舊按兵不動。

  就在蜀、魏兩軍對峙時,東面的孫權正式發動了對曹魏的三路進攻。從表面上看,其聲勢很大。不過,當孫權聽說了魏主曹叡親征的消息后,便不戰而退了。

  吳軍失利,這邊司馬懿堅守不戰,諸葛亮相當郁悶。為打破僵局,諸葛亮絞盡腦汁想了好幾天,才想出一條“妙計”,就是給司馬懿送一套女人穿戴的服飾,以戲弄其拒不出戰,所以只配做女人。殊不知,司馬懿能夠強忍怒火,居然笑而納之。

  時年6月,蜀、魏兩軍依然沒有大的戰事發生。諸葛亮只得天天派人到司馬懿大營下戰書,要求約定時間和地點,以決勝負。司馬懿對蜀軍使節的接待相當熱情,但絕口不談戰事,只是向其打聽一些諸葛亮生活中的瑣事。當使者回答:“我們丞相每天都是早起晚睡,二十板以上的軍法處罰,都要親自裁決,飯量不過數升!彼抉R懿不動聲色地對左右的人說道:“諸葛亮食少而事煩,怎么能活得長久?”

  后來,諸葛亮果然因為“食少事煩”病倒了。公元234年8月,年僅54歲的諸葛亮帶著壯志未酬的遺憾離開了人世。

  不管后世如何評價,歷史上的司馬懿果然名不虛傳。如今,在溫縣招賢鄉西北有處婦孺皆知的司馬懿轉兵洞遺跡,相傳是司馬懿利用地道戰擊退敵人的地方。司馬懿轉兵洞到底是真是假無人深究,那里卻濃縮了溫縣人對“戰神”司馬懿的崇拜之情。

  記者 王瑋萱

文章編輯:wxj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厚重懷川·穿越城市》系列之探秘古溫(十一)
    戎馬一生的開拓者

    ——話說一代梟雄司馬懿(下)
    2016-1-12 9:14:21    來源:焦作晚報

      ■ 核心提示

      身處戰亂歲月,卻有鴻鵠之志,這注定了司馬懿戎馬一生的命運。就在去世的4個月前,年逾七旬的司馬懿還親率大軍將叛逆曹魏政權的王凌一黨殺得落花流水。

      司馬懿的一生是頗有爭議的,他在《三國志》《資治通鑒》《晉書》等史書中的形象可謂是瞬息萬變,一會兒是挽救朝政于水火的中堅力量,一會兒是屠城萬里的殺人狂魔,一會兒是謀無再計的帳中英豪,一會兒又是詭計多端的白臉奸臣。

       無論史書如何評說,最終,司馬懿憑借杰出的軍事才能,和他的家族成了三國歷史的贏家。

      溫縣招賢鄉安樂寨村的文化廣場上,當地政府和群眾曾塑造過兩尊司馬懿像。一尊塑造于上世紀90年代,司馬懿頭戴冠巾,手持佩劍,美髯飄飄,雙目炯炯,一副歷經戎馬生涯的開國之君風貌;另一尊塑造于幾年前,這尊司馬懿沒有了軍人的干練,有的只是大肚能容、慈眉善笑、器宇軒昂的宰相之風。

       隨同記者采訪的溫縣知名文化人張繼峰解釋,前尊塑像凸顯了司馬懿的軍事家形象,后尊塑像則凸顯了他的政治家形象,兩尊塑像各有千秋。

       在上期的《厚重懷川·穿越城市》系列中,我們勾勒了司馬懿的政治家形象。這一期,我們就來聊一聊司馬懿的軍事家形象。

      借吳刀殺關羽

      司馬懿其實是個外交高手

      公元219年,剛滿40歲的司馬懿在曹操身邊任軍司馬(直屬于大將軍的軍事參謀)一職。這一年,他間接與劉備的心腹、曹操與孫權眼中的大英雄——關羽較量了一番。

      公元219年,劉備與諸葛亮、張飛等人回撤漢中(今陜西省西南部),僅留關羽鎮守荊州(今湖北省中南部)?吹綉饳C后,曹操命令曹仁與龐德進攻荊州,關羽反守為攻,大破曹仁于沔水(今指漢水)。于是,曹仁派遣龐德屯兵于樊城(今湖北省西北部,位于漢水中游)以北十里,并修書與曹操請求援軍,曹操隨派遣于禁率軍救援。

      關羽與于禁相持。當年8月,天降大雨十幾日,漢水暴漲,關羽掘開江堤,引來大水淹沒于禁大軍,于禁率領一些殘將登高望水,無所回避。隨后,關羽又乘船擒住龐德。此時,關羽的聲勢威震華夏。

      樊城失守,許昌、洛陽等重城便難以保全。震驚之下,曹操想將都城遷往黃河北岸,以避關羽鋒芒。司馬懿出面阻止并獻策:“禁等為水所沒,非戰守之所失,于國家大局未所損,而便遷都,既示敵以弱,又淮沔之人大不安矣。孫權、劉備外親內疏,羽之得意,權所不愿也?捎鳈嗨,令掎其后,則樊圍自解!辈懿俨杉{了司馬懿的建議,暗地里與孫權拉線搭橋,達成了聯合進攻蜀軍的密謀。

      公元219年末,關羽在魏、吳兩軍的夾攻下,眾叛親離,僅率數十騎出逃,一路突圍至臨沮(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縣一帶),遇潘璋(三國時期吳國將領)部將馬忠的埋伏,和長子關平一同被害。

      這一仗的勝利,不僅令曹操解除了樊城之圍,而且也使諸葛亮原定的一路向宛洛、一路出秦川的兩面鉗擊中原的計劃無法實現。

       一封家書擒孟達

      權謀比諸葛亮略勝一籌

      公元226年5月,年僅40歲的曹丕駕崩。曹丕臨終時,令司馬懿與中軍大將軍曹真、鎮軍大將軍陳群、征東大將軍曹休為輔政大臣。

      曹丕去世3個月后,孫權派左將軍諸葛瑾兵分兩路進攻襄陽(今湖北省襄樊一帶),并親率大軍進攻江夏(今湖北省西南一帶)。此時,位居高遠的諸葛亮也蠢蠢欲動,他寫信給先前部將后又投奔曹魏政權的大將孟達,促使其快速反叛?傊,孫、劉兩家要趁曹魏根基不穩之際,攪得曹魏政權翻天覆地。

      在政治、軍事上早已成熟的司馬懿率兵擊退了諸葛瑾,并斬殺吳將張霸。轉而,他又與諸葛亮上演了一場悄無聲息的“鴻雁之爭”。

      據《晉書·宣帝紀》載,當初蜀將孟達降魏時,魏朝待其甚厚。司馬懿認為孟達言行傾巧,不可信任,但皇帝不聽,任命孟達領新城太守(三國時期官名,治所在湖北省荊州一帶)。魏文帝死后,孟達失寵,諸葛亮暗中與之通信,圖謀叛魏。諸葛亮又恐孟達言行反復無常,想促其速叛,便指使與孟達有矛盾的魏興太守申儀詐降。孟達聞此事泄露,準備馬上起兵。

      申儀將此事密告司馬懿后,司馬懿怕孟達突然發難,便給其去信慰解。信中說:“將軍昔棄劉備,托身國家,國家委將軍以疆場之任,任將軍以圖蜀之事,可謂心貫白日。蜀人愚智,莫不切齒于將軍。諸葛亮欲相破,惟苦無路耳。模之所言,非小事也,亮豈輕之而令宣露,此殆易知耳!

      孟達得信后猶豫不決,司馬懿則暗中親率大軍日夜兼程前去討伐,8天后抵達孟達治處。吳、蜀派出援兵解救孟達,被司馬懿部攔阻于城外。此前,諸葛亮曾告誡孟達加強防范,不要上當,孟達寫信給諸葛亮,認為:“宛去洛八百里,去吾一千二百里,聞吾舉事,當表上天子,比相反覆,一月間也,則吾城已固,諸軍足辦。則吾所在深險,司馬公必不自來;諸將來,吾無患矣!

      等到兵臨城下,孟達又寫信給諸葛亮,驚嘆:“吾舉事,八日而兵至城下,何其神速也!”孟達處三面環水,司馬懿揮師渡水,毀其木柵,直逼城下。公元228年初,司馬懿兵分八路攻城,魏軍入城,擒斬孟達,傳首京師,俘獲萬余人。

      祁山困死諸葛亮

      棋逢對手時處變不驚

      諸葛亮一生殫精竭慮,史傳他“六出祁山”,實則“五出祁山”或“五次北伐”,每一役多敗興而歸。諸葛亮第五次走出祁山時,被司馬懿困死其間,一生抱負終難達成。

      公元233年,諸葛亮時年53歲,司馬懿時年55歲。北望中原的諸葛亮率軍開始了他人生中的最后一次北伐,并再次選定以祁山為攻擊方向,對手依然是司馬懿。第四次北伐時,諸葛亮小勝司馬懿。

      第五次北伐,諸葛亮用木牛流馬把大量糧食運至靠近魏國邊境的斜谷口(今陜西省漢中市西北),在那里囤積軍需。他命人修復了斜谷棧道,準備利用這條看似便捷、實則極為險峻的北上通道。

      公元234年春2月,諸葛亮集結十萬人馬,開始伐魏。為了東西呼應,形成鉗擊曹魏之勢,諸葛亮決定這一次與東吳同時行動。孫權得到諸葛亮的通報后,也積極行動起來,部署了三路出兵的計劃。

      魏主曹睿得悉蜀、吳聯手攻魏的動向后,詔令司馬懿全力對付西面的蜀軍,自己親臨南境指揮魏軍各部,以抵御東吳之兵。

      公元234年春4月,諸葛亮所帶領的十萬蜀軍耗時2個月,終于艱難地走出了斜谷棧道,隨即在五丈原(今陜西省眉縣西)扎下大營。

      此時,司馬懿暗自定下要以“深溝壁壘、據守不戰”之計,與諸葛亮周旋。這種以不變應萬變的策略,形似笨拙,實為取巧。諸葛亮不愿意“坐享清閑”,派出兵士到魏軍的大營前,讓他們大肆擂鼓吶喊,辱罵叫陣,只為引蛇出洞。然而,司馬懿依舊按兵不動。

      就在蜀、魏兩軍對峙時,東面的孫權正式發動了對曹魏的三路進攻。從表面上看,其聲勢很大。不過,當孫權聽說了魏主曹叡親征的消息后,便不戰而退了。

      吳軍失利,這邊司馬懿堅守不戰,諸葛亮相當郁悶。為打破僵局,諸葛亮絞盡腦汁想了好幾天,才想出一條“妙計”,就是給司馬懿送一套女人穿戴的服飾,以戲弄其拒不出戰,所以只配做女人。殊不知,司馬懿能夠強忍怒火,居然笑而納之。

      時年6月,蜀、魏兩軍依然沒有大的戰事發生。諸葛亮只得天天派人到司馬懿大營下戰書,要求約定時間和地點,以決勝負。司馬懿對蜀軍使節的接待相當熱情,但絕口不談戰事,只是向其打聽一些諸葛亮生活中的瑣事。當使者回答:“我們丞相每天都是早起晚睡,二十板以上的軍法處罰,都要親自裁決,飯量不過數升!彼抉R懿不動聲色地對左右的人說道:“諸葛亮食少而事煩,怎么能活得長久?”

      后來,諸葛亮果然因為“食少事煩”病倒了。公元234年8月,年僅54歲的諸葛亮帶著壯志未酬的遺憾離開了人世。

      不管后世如何評價,歷史上的司馬懿果然名不虛傳。如今,在溫縣招賢鄉西北有處婦孺皆知的司馬懿轉兵洞遺跡,相傳是司馬懿利用地道戰擊退敵人的地方。司馬懿轉兵洞到底是真是假無人深究,那里卻濃縮了溫縣人對“戰神”司馬懿的崇拜之情。

      記者 王瑋萱

    文章編輯:wxj 
     
    相關信息:
    小村莊耍起美學變“網紅”
    抗疫文創產品受歡迎
    西陶武獅申報焦作“非遺”
    看看家鄉的 文物“寶貝”
    弘揚焦作黃河文化正當時
    書海之中“靈魂沖浪”
    一個向陽而生的農民豫劇團
    市圖書館大力推進“書香焦作”建設
    去年我市爭取4306萬元文物保護資金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000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