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城街道辦事處東邊,有個小區叫恩州驛花園。走進恩州驛花園小區,迎面便可看到正面標有“恩州驛”的基石上有一塊巨石,這就是恩村民間代代傳說中的恩村北地蟒圪嶺的星星石。
基石背面刻有“星星石傳說”碑記:隕石是流星經過地球大氣層時,沒有完全燃燒的部分。有隕鐵、隕石和鐵石混合三種。恩州驛花園門前的路上古稱蟒圪嶺,有一隕石,古稱星星石。相傳恩村自古就是休養生息的風水寶地,古時有一惡蟒相中此處,便盤踞在恩村北地。傳說此蟒有斗粗細,五丈余長,張口一吸,人畜即到其口中,過往行人經常被傷,鄉丁屢捕未果。由于此蟒為害鄉鄰,作惡多端,人神共憤。因此上天派一星星下凡,砸死惡蟒。鄉民就地掩埋,即成蟒圪嶺。星星有靈,除暴安良,伸張正義,鄉紳‘敬之,說是鎮宅避邪之神物。
蟒圪嶺位于恩村元代名人逯魯曾墓地正東,即今恩州驛花園小區門前路邊。其成分主要由大小不等石灰質鵝卵石、大中細砂粒和少量紅砂巖鵝卵石堆積而成,嶺上原有幾處石灰窯。筆者推測認為:蟒圪嶺原名應為忙圪嶺,是早年山洪沖積而成。當時汛期山洪來臨,沖毀附近大量農田。汛后,恩村鄉民耕種平整土地時,將地里的砂卵石清出來堆積在一起,便成了一條南北長約百余米,寬約二十余米,高約三米左右的圪嶺。因為此圪嶺是恩村鄉民在耕種大忙之季堆成,久而久之,就稱其為忙圪嶺了。此種類型的圪嶺,在恩村并非唯一,恩村一街新村與墻南交接之處也有一處小一些的圪嶺。恩村一街上些年紀的人大多還都記得。
蟒圪嶺上星星石的來源,筆者推測有兩種可能來源:一是人工移來的它山之石。但當時的運輸能力和運輸動機又是什么呢?無從知曉。二是某次山洪暴發,由上游沖來的它山之石。甕澗河上游修武縣洼村之北有石炭二迭紀巖層露頭,是不是某次山洪把這塊紅砂巖沖到恩村北地而被人們當作星星石了,亦未可知。
筆者祖祖輩輩定居恩村已經二百余年,恩村北地蟒圪嶺的星星石,筆者少時也多次見過,并多次在上面玩耍過。但是,傳說畢竟是傳說,推測畢竟是推測。恩村北地的蟒圪嶺,究竟是怎么形成的?蟒圪嶺上的星星石,又是從哪里來的?還有待專業人士進行科學研究考證。(李慶保 張宗保)